目前,全球原油需求雖然較二季度明顯回升,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對于原油需求恢復的擔憂情緒升溫,三大原油機構在最新評估中也紛紛下調了原油需求預期。美國能源信息署(EIA)在9月短期能源展望報告中,將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下調21萬桶/日至-832萬桶/日,將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預期下調49萬桶/日至653萬桶/日。OEPC在其最新月報中將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4%下調至-4.1%,預測2020年全球原油需求將減少946萬桶/日(此前預測為減少906萬桶/日)。國際能源署(IEA)在其最新月報中將2020年原油需求下調20萬桶/日至9170萬桶/日,為近兩個月來第二次下修預估。這為未來油價走勢蒙上一層“陰影”。
通常而言,每年6—11月為北美地區颶風季,在颶風“勞拉”對墨西哥灣地區鉆井平臺以及煉油設施等造成影響后,近期又有多個颶風即將“襲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表示,熱帶風暴“薩利”正往西北方向向北墨西哥灣沿岸移動,可能導致沿墨西哥灣北部的部分地區發生歷史性洪災。受該颶風影響,美國墨西哥灣21%的海上原油生產和25%的天然氣生產已經關閉,墨西哥灣沿岸的一些煉油廠亦受到影響。在“薩利”影響還未結束之時,新的颶風又快到來。美國國家颶風中心9月15日晚間表示,熱帶風暴“泰迪”可能在周二晚些時候或周三早間成為颶風。近期美國墨西哥灣連續遭遇颶風,使得該區域內的原油生產活動受阻,美國原油供應可能中斷對國際油價形成了較為明顯的支撐。在此影響下,短期內國際油價或寬幅振蕩。
2020年是PTA投產大年,僅上半年便有中泰化學以及恒力石化4期投產,而在7月恒力石化5期全線投產后,國內PTA年產能提升至5475.5萬噸,較2019年年末增加620萬噸,增幅達12.77%。2020年四季度,國內還將有數套PTA新裝置計劃投產,其中新鳳鳴2期220萬噸/年裝置基本確定在9月底或10月初投產,中金石化以及福建百宏2套合計580萬噸/年裝置也有在年底投產的計劃;若前述計劃全部如期完成,則至2020年年末國內PTA年產能將達到6275.5萬噸,較9月初提升14.61%,較2019年年末大幅提升29.25%。產能大幅提升令后期國內PTA供給壓力進一步加大,按照今年以來的PTA裝置日均開工負荷進行估算,后期投產的新裝置將帶來月均58.37萬噸的供給增量,較年內國內PTA月均產量提升14.55%。
在后期產能擴張壓力較為確定之際,國內現有PTA裝置檢修情況將成為影響PTA供給實際增量的關鍵。2020年,國內PTA加工利潤并未出現預期中的收窄,反而因為國際油價大跌而長時間維持在較高水平,這導致國內PTA生產企業主動停車檢修意愿下降,多套大型裝置至今尚未進行年度檢修。據公開資料統計,截至9月中旬,國內有2742.5萬噸/年產能PTA裝置尚未進行年檢,占國內PTA總產能的50.09%。其中,1000萬噸/年產能裝置已有明確檢修計劃,但若將其中已展開短停檢修的裝置剔除,已有檢修計劃但尚未檢修的裝置產能僅剩余255萬噸/年。若后期PTA加工費持續處于較高水平,則PTA裝置檢修力度恐將有限,PTA供給在新產能投產后將有較大幅度的提升;若PTA加工費明顯壓縮,則PTA企業停車檢修的意愿將增強,屆時多套大型裝置停車將在一段時間內對沖掉新裝置投產所帶來的供給增量,進而緩和PTA供給提升壓力。
9月是聚酯以及終端織造行業的傳統旺季,隨著國內訂單的提升,終端織機也擺脫了長時間低位運行的狀態,坯布庫存有一定下降。截至9月17日,江浙織機日度開工負荷為74.3%,較前期低點提升18.8個百分點,較2019年同期下降4.7個百分點;盛澤地區樣本織造企業坯布庫存天數為44天,較前期峰值下降1.5天,較2019年同期上升5天。
除了國內市場訂單量提升,紡織服裝外貿也呈現出回升態勢。隨著海外疫情有所緩和,多個國家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同時也紛紛復工復產。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自二季度開始連續5個月實現正增長,并且從結構上來看,隨著防疫物資需求的下降,紡織品出口增速出現回落,而服裝出口趨向好轉。2020年8月,我國紡織服裝出口額為309.25億美元,同比增長16.85%。其中,紡織品出口147.18億美元,同比增長31.95%;服裝出口162.07億美元,同比增長3.13%,為近6個月以來首次實現正增長。2020年1—8月,我國紡織服裝累計出口額達1874.07億美元,同比增長8.11%。其中,紡織品出口額達1047.98億美元,同比增長33.43%,創歷史同期最高紀錄;服裝出口額為826.09億美元,同比下降12.86%,創近10年以來同期最低水平。
終端織造市場的恢復,提振了聚酯行業,但受聚酯各品種庫存仍然偏高、利潤仍然偏低的影響,聚酯裝置開工提升幅度受限。截至9月17日,聚酯裝置開工率為87.79%,較2019年同期下降2.3個百分點。截至9月17日,聚酯切片庫存天數為14天,較2019年同期增加11天;滌綸短纖庫存天數為4.6天,較2019年同期增加4.6天;滌綸長絲POY、FDY、DTY庫存天數分別為18.8天、18.1天、35.1天,較2019年同期分別增加13.3天、9.1天、17.1天。截至9月18日,聚酯切片加工利潤為453.18元/噸,滌綸短纖加工利潤為198.18元/噸,滌綸長絲POY、FDY、DTY加工利潤分別為-371.83元/噸、-421.83元/噸、-271.83元/噸。
受疫情影響,上半年PTA需求欠佳,而供給整體維持高位,這導致PTA社會庫存在上半年快速累積并連續刷新歷史峰值。8月7日,國內PTA社會庫存上升至398.5萬噸,創下歷史新高,距離400萬噸大關也僅有一步之遙。隨著8月中旬國內PTA裝置檢修增多,PTA社會庫存“久違”地進入連續去庫狀態,但去庫速度較為緩慢,持續處于“天量”的PTA庫存壓力難以得到有效緩解。此外,9月PTA期貨倉單集中注銷使得大量的PTA期貨庫存轉為現貨流入市場,也進一步延緩了PTA的去庫速度。在更多的新裝置投產之后,PTA供給將進一步提升,而需求料難以跟上供給提升的“步伐”,PTA庫存壓力會進一步加重。截至9月18日,PTA社會庫存為392.3萬噸,較前期高點下降6.2萬噸,較2019年同期大幅增加239.7萬噸。
同時,在產能大擴張階段,PTA加工利潤仍有壓縮空間。今年是PTA裝置投產大年,在需求提升有限的背景下,大量新裝置投產也意味著市場競爭加劇,往年PTA加工利潤高企的“榮光”很難重現。由于前期國際油價重挫,PTA價格大幅下跌的同時,其原料PX價格也同樣大幅下跌且跌幅更甚,因此PTA加工利潤在2020年大部分時間內都維持在一個相對較高的水平,6月初時一度逼近1000元/噸。隨著國際油價反彈至40美元/桶附近,PTA加工利潤也因為原料價格的反彈而被壓縮,但整體仍然處于600元/噸左右水平。截至9月18日,國內PTA加工利潤約577.22元/噸。
PTA加工成本與企業所采用的工藝技術和裝置技術等有較大的關系,一般來說,越老舊的生產裝置由于其工藝技術的落后以及裝置的老化,加工成本越高。目前國內的PTA裝置大致可以分為3類:第1類為一些投產時間較早、單套產能較小的裝置,如中石化體系內的老裝置、漢邦/佳龍等60萬噸小裝置,以及虹港石化/珠海BP等150萬噸以下的裝置;第2類為產能在200萬噸以上規模的大裝置,逸盛、漢邦大線、恒力石化以及福海創等裝置均屬此類;第3類則是一些最新投產的裝置,如桐昆嘉興220萬噸新裝置以及最新投產的新鳳鳴、恒力石化4號線等。從各類裝置固定成本來看,單套產能較小的老裝置毫無疑問最高,部分裝置的固定加工成本可能在1000元/噸以上;最新投產的裝置由于單套產能基數較大以及新技術的運用,固定加工成本最低。隨著更多應用新工藝、固定成本更低的裝置投產,我們認為當前的PTA加工利潤仍然存在進一步壓縮的空間。
總之,雖然終端織造市場處于傳統旺季,但聚酯庫存壓力較大,其開工率難有進一步提升,進而限制了PTA需求的增加。同時,PTA自身裝置檢修安排較少也使得PTA供給基本維持穩定。短期來看,PTA供需面變化有限,國際油價波動所帶來的成本端變化將成為PTA期價走勢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國際原油市場整體多空因素交織的情況下,預計短期內PTA期價將以振蕩運行為主。中長期來看,隨著更多新裝置的投產,PTA供給將有進一步提升,而需求方面,由于終端訂單持續性存疑,使得需求難以跟上供給提升的步伐,PTA供需矛盾將加劇。在庫存壓力持續加大,且PTA加工利潤存在進一步壓縮空間的情況下,PTA期價整體走勢預計偏弱。(李彥杰 劉洋)
熱門